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即将召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迎来第5个年头。如今行走海南,青葱翠绿,碧海银滩,望得见繁华,寻得到“乡愁”。
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海南正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向着“中国服务”新高地的目标迈进。海岛之上,处处都是“绿色崛起”的改革印记。
绿色崛起
“十面霾伏”催热“蓝色深呼吸”
当全国不少地区深陷“十面霾伏”,海南岛上依旧是沙滩洁白、空气清新,可以畅快“深呼吸”,可以将美丽尽收眼底。
去三亚、海口的免税店享受全新购物体验;去神秘的西沙海岛,拾贝壳、捉螃蟹;去海上垂钓,海底探幽,登上邮轮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游……如今的海南,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海南旅游从传统的滨海休闲度假游拓展到免税游、高尔夫游、邮轮游艇游、森林游、会展游……海南正朝着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目标迈进。
回望历史,在选择一条怎样的发展路径上,海南并非一帆风顺。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提出过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思路,也喊过“工业强省”的口号,还一度让房地产“一业独大”。海南遭遇过坎坷,也在不断尝试中成长。
房地产泡沫、金融信用危机……海南从教训中领悟出一个道理:要发展,必须在全国一盘棋中寻找自身优势和定位,走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2009年12月,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迎来了继建省办特区后,又一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成为这个发展基础薄弱小省的务实选择。
免税购物政策进一步放宽,邮轮边境游异地办证政策落地……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政策陆续“接棒”,助力海南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如今,海南正成为一张国际旅游名片,2013年,海南接待过夜游客超过3672万人次。
中国服务
从“旅游大省”向“服务大省”冲刺
相比“中国制造”的声名鹊起,“中国服务”的头衔显然还不够响亮。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中国产业转型浪潮中打造“中国服务”的任务愈发紧迫。
海南立志打造“中国服务”新高地,正以政策落地、项目建设、完善规划和市场整治为抓手,大力发展旅游、金融、商业、航运、物流、通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打造“海南服务”品牌,首先要抬起旅游业这个龙头。
一到冬季,大量游客涌入海南,仅三亚市的外来客春节期间就达到本地人口2倍。三亚市长王勇坦言,每年大量游客集中涌入带来的输入性压力,归根到底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严重滞后的结果。
在“应考”过程中,海南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短板”处发力,“大考”中提升。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软硬件快速改善。
三亚海棠湾,这个昔日的乡村渔湾,曾定格下10家超五星级酒店在同一天动工的图景。
而这,只是海南服务业建设的一个缩影:建成、在建五星级以上酒店跃居全国第一;数十家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和饭店品牌悉数进入。
“不过,与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及中外游客的期待相比,海南目前尚存不足与差距。”海南省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说,海南旅游的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尽完善,旅游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
差距就是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立志苦练内功,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打造更多旅游新业态,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
特区改革
打造国际旅游岛“升级版”
2月27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委会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签约。双方将在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物流仓储、文化创意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外界描绘的前景是:几年后,只要带手机,就能行遍海南、住遍海南、吃遍海南。阿里巴巴要把一座城市放到淘宝上去。
不仅仅是旅游业。海南怀揣梦想,志在世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城市阵营中拥有一席之地。
如今,4000多种海南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上网交易;中外金融企业相继抢滩;全国首家“国际医疗先行试验区”启动;海口港和洋浦港加快建设东南亚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海南将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更开放、更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将更多优质资源向服务业配置和聚集。”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
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瓶颈和障碍。海南再次站立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
最近,海南省委六届五次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48项措施,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改革开放力度,全面冲刺建设“服务强省”。
与之配套的海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相关政策,在放宽市场准入、优化供给要素等方面细化制定了80条优惠措施。源源不断的“政策和改革红利”正为海南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风起南海正扬帆。在海之南,正在演绎着又一段“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