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行业新闻:
·海南省人民政府 · 商务部投资促进局 · 中国投资指南 · 国家级开发区 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这里是第一场图片

    这里是第一张图片这里是第一张图片

  • 这里是第二张图片

    这里是第二张图片这里是第二张图片

  • 这里是第三张图片

    这里是第三张图片这里是第三张图片

  • 这里是第一场图片

    这里是第四张图片这里是第四张图片

< >
宏观经济 国际旅游岛 发展规划 市县经济 投资世界 投资统计 项目设计
政策法规 展会论坛 政府项目 项目申报 重点项目 经典投资 项目推介
百强企业 龙头企业 中小企业 行业精英 产业园区 产业合作 招商引资
名牌产品 驰名商标 产品营销 商品流通 贸易促进 市场建设 产品展厅
金融担保 股票证券 基金债券 风险私募 并购直投 公司上市 股权融资
航天生物 能源制造 医药食品 工业信息 农林牧渔 文卫体教 研发合作
高球飞行 邮轮游艇 房车摩艇 游船钓船 保健美容 艺术家具 供求信息
城市综合 工业仓储 居住地产 商业地产 养生度假 农庄温泉 开发销售
景点景区 乡镇名品 雨林湿地 江湖海岸 温泉矿泉 酒店餐饮 资金投向
一站服务 选址立项 报建办证 工程建设 招标投标 盘活资产 项目合作
海口 三亚 三沙 洋浦 琼海 儋州 澄迈 文昌 五指山 临高 定安 昌江 琼中 屯昌 陵水 东方 保亭 乐东 万宁 农垦 白沙县
 投资导航
 
 
 
 
 
 
 
  高级检索
站内搜索:
选择栏目:
  会员企业
  热点资讯
  国家级开发区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投资导航>>投资统计>>辽宁省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辽宁省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海南投资指南网 发布时间:2012-09-09 17:06:17 来源: 编辑:admin

  “十一五”时期,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增量调结构,以创新促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业生产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工业经济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一、工业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全省工业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国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突破重点装备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成功实现反转,2010年延续了上年以来良好发展势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219.42亿元,比2005年增长2.3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7.3%

 

  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辽宁省工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增加,由2005年的11510个发展到2010年的23832个。工业企业资产合计29076.78亿元,比2005年增长1.4倍,平均每年增长19.6%。企业职工人数401.74万人,比2005年增长45.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10年末,发电量达到1292.7亿千瓦小时,比2005年增长42.9%。原油加工量6405.35万吨,增长22.4%。生铁5470.56万吨,增长75.7%。粗钢5202.38万吨,增长70.1%。钢材5661.76万吨,增长75.0%。水泥4777.06万吨,增长78.2%。汽车70.77万辆,增长3.7倍。金属切削机床15.6万台,增长38.4%

 

  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近几年来,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2010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921.89亿元,比2005年增长81.3%。其中,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1474.56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装备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的50.5%,比2005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十一五”期间,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赢利难度增大。在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通过改善管理和经营方式,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经济效益保持在较好的水平。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6049.59亿元,比2005年增长2.4倍,年平均增长27.4%。利润总额2371.35亿元,比2005年增长5.7倍,年平均增长46.1%。实现利税4042.14亿元,比2005年增长4倍,年平均增长37.8%

 

  工业投资力度达到历史最大值。“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把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作为加快发展着力点,形成了以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以投资促进总量扩张的工业发展格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769.8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1倍,年均增长38.5%,是辽宁工业发展史上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

 

  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主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进一步增强了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以及骨干企业的竞争实力。全省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先进装备制造业、新型原材料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速崛起,工业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装备制造业实力显著提升。辽宁省已经发展成为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能代表国家水平的装备制造业重要产业基地,其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科技底蕴深厚、集群优势突出。2010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数达9085个,比2005年增长1.3倍。实现工业增加值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2%。实现工业总产值12153.88亿元,比2005年增长3.4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6%,比2005年提高8.1个百分点。全省总产值居前10位的行业中,有4大行业属于装备制造业,分别是通用设备、交通运输、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这四个行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0%8%4.9%4.3%。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03.32亿元,比2005年增长3.4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7%。实现利润872.68亿元,比2005年增长10.6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8%。实现利税1228.09亿元,比2005年增长7.1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4%。在装备制造业178小类产品中,辽宁省有58小类居于全国前6位。数控机床、大型船舶、铁路内燃机车、系列轴承等行业,在国内具有一流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辽宁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从教育、科研到工程设计完备的支撑体系,拥有大批知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拥有一批高等院校和国内著名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拥有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2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沈阳市通过铁西区整体改造,形成了以机床、石化通用装备、重型矿山装备、输变电装备等为代表的铁西装备制造业示范区。大连市发挥临港临海和对外开放先导区的优势,形成了“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其它城市如鞍山的冶金和矿山成套设备、丹东的精密装备、盘锦和葫芦岛的船舶制造修造业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石化工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辽宁省石化工业是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具有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牵动力强的特点,战略上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原材料工业约占45%,石化工业约占原材料工业的4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0%,成为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0年石化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05.28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主营业务收入6725.72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实现利润236.45亿元,比2005年增长4.4倍。实现利税902.16亿元,比2005年增长4.3倍。重点产品乙烯得到较大发展,产量达86.72万吨,比2005年增长84%。“十一五”期间,石化行业特别是重点石化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是石化行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5年,一批结构调整项目相继投产,如华锦45万吨乙烯、沈化50万吨CPP、大连石化PTA等,这些以原油为“头”的延伸加工项目是“十五”所没有的。石化工业依托沿海经济带开放优势,向建设全国石化强省的目标奋进,正在成为东北经济新的增长极。以大连、丹东、锦州等为代表的辽宁701平方千米的沿海经济带,成为国内外众多石化巨头投资的热土和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按照规划,到2015年,辽宁石化行业可望实现销售收入1.4万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2.1倍,年均增长16%以上;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大连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将形成50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200万吨PX的生产规模,销售收入突破4500亿元。盘锦市以辽滨沿海经济区为龙头,打造石油化工、石油装备以及新材料等支柱产业,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年原油100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突破3200万吨、乙烯180万吨、重交沥青700万吨、合成橡胶90万吨、环氧乙烷20万吨的生产规模,预计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营口市在近百千米的海岸线上规划了沿海经济带,着力构建港口输油、储油和港前物流产业,打造石化产业集中区。正在建设的仙人岛能源化工产业区分为炼化一体生产区、油品加工区、精细化工生产区、改型树脂、新材料生产区等,中国海油重交沥青项目及2.4亿立方米天然气项目建成后,将很快形成下游产业链条和产业集聚。目前,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的大型石化企业竞相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丹东产业园区、锦州沿海经济带等地布局落子。葫芦岛、绥中和大连金州等原来一些少见人烟的荒滩,如今也活跃着众多国内外石化大企业的身影。

 

  冶金工业规模及效益实现同步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是经济快速增长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市场需求,为冶金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冶金工业通过结构调整和改革、改组、改造,重点企业主体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总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以鞍钢、本钢为代表的老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加速调整改造的新路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一些重点企业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如鞍钢西区500万吨精品板材及老区改造的重点工程;本钢的薄板坯连铸连轧、2050热连轧机组及冷轧硅钢、冷轧不锈钢板材生产线;东北特钢的大连基地搬迁改造,抚顺基地的大型挤压机等;营口中板厂200万吨热轧H型钢、汽车和船舶用钢生产线;北台、新抚钢的更新改造;鞍钢集团朝阳鞍钢铁有限公司历经4年建设正式生产等。重大技改项目为冶金工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增长了发展活力。2010年冶金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184.92亿元,比2005年增长1.9倍,主营业务收入6647.06亿元,比2005年增长1.9倍,实现利润442.95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实现利税669.81亿元,比2005年增长1.4倍。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冶金工业约占18%,约占原材料工业增加值的40%。

 

  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和效益实现跨跃式增长。长期以来,辽宁一直以装备、冶金和石化三大支柱产业闻名。2008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改变了“畸轻”的境地。省委、省政府把农产品加工业确定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了包括财政奖补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包括沈阳金豆、辽宁富虹油品、沈阳华润雪花、华丰家具和大杨集团等的龙头企业。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1903.66亿元,超过冶金和石化产业,排在四大产业的第2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优势更为明显,生产和效益水平保持持续增长。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372个。实现工业总产值5754.59亿元,比2005年增长3.4倍,主营业务收入5575.83亿元,比2005年增长3.5倍,实现利润462.71亿元,比2005年增长11.1倍,实现利税630.19亿元,比2005年增长6.7倍。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农产品加工业约占20%。实现利润约占全省工业的20%。

 

  产业集群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增添动力。“十一五”期间,辽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全省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45个,是“十五”期间的3倍,已成为辽宁“十二五”发展的爆发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到2009年底,辽宁全省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120个,企业数量2.7万个,实现产值8634亿元,吸纳140.6万人就业。由中小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一直是辽宁省的薄弱环节,但“十一五”这几年发展较快。目前符合工信部重点示范“双百”标准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20个。其中大连软件产业集群有企业660多家,年销售收入400亿元,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大石桥镁质材料产业集群有企业600余家,年销售收入369亿元,被国家确定为“中国镁都”;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有企业600多家,年销售收入150亿元,被授予“中国轴承之都”;法库陶瓷产业集群有企业142个,年销售收入147亿元,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协作及创新体系。

 

  三、工业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大中型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十一五”以来,辽宁省高度重视大中型企业的培育发展,积极做大、做强、做好基础行业,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成为辽宁省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柱。2010年末,全省大中型企业单位数为1505家,比2005年末增加49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6.3%。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18336.88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0.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63.03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1.8%。实现利润1113.86亿元,比2005年增长3.2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0%。实现利税2276.57亿元,比2005年增长2.6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6.3%。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有力地保证了辽宁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还对加快辽宁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以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2010年,辽宁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共有23685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9.4%。从业人员达到282.04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70.2%。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428.8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7.8%。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国有企业在战略性调整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重要矿产资源领域、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和水的生产供应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分别高达98.3%87.3%79.0%。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煤炭开采洗选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本行业的比重分别为82.2%67.0%。在交通运输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为60.9%64.5%。私营企业继续得到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在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又出台若干文件和配套政策,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改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私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2010年末,我国共有私营工业企业15898个,吸纳就业人员153.86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6.7%38.3%。完成工业总产值14166.35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对外贸易、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908.2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9.1%。吸纳就业人员75.64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8.8%。出口交货值1567.2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3.6%

 

  四、工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步伐

 

  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软件、通信、微电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技术集约化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高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打造具有集聚效应的高技术园区,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达2903家,比2005年增加591家,占企业总数的12.2%。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11591.05亿元,比2005年增长2.7倍,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0%。工业增加值3125.6亿元,比2005年增长3.3倍。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对改变全省国民经济结构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科技投入保持较快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工业R&D经费为208.9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6%。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费用16.02亿元,比2005年增长28.2%。工业新产品开发经费221.2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362.22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

 

  五、“十二五”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展望及对策建议

 

  回顾“十一五”,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迈上了新阶段,各项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改善;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外贸工业品出口大幅增加,合资合作步伐加快;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建设成效显著,企业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集中开工建设了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工业结构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进一步稳固。积极推进钢铁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较快。国家制定了新一轮加快东北振兴的实施意见,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时两年完成的《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辐射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突破辽西北战略取得进展,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产业集群迅速成长,生态建设初见成效。全省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这些新的变化表明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等都有了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有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展望“十二五”,将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全省工业经济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面临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将承接“十一五”的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开创全新发展局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为全省工业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和加速转移,为辽宁工业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时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全省工业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仍面临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的挑战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国内及国际经济环境将会对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的影响。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我国工业经济正处在由政策拉动、投资拉动向优化结构、自主增长转换的关口,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通胀压力和增速放缓并存。从国际经济环境看,预计“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保持缓慢复苏态势,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强化,外贸出口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走向不确定性增强,汇率波动加剧,粮食、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加大了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但是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工业经济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的发展环境。

 

  1、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重大工业项目,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落地和建设,努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产业的丰厚度。要以高端化、集群化为方向,着力发展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成套装备和交通运输装备,切实提高配套产品的制造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和产学研结合,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着力打造世界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要立足于辽宁省钢铁、石化等资源和技术优势,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集群发展、产业链延伸的总体要求,推进原材料工业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的加工深度。加快原材料工业发展,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原材料基地。加快轻工、农产品加工、纺织、医药等行业发展,加强技术改造,突破关键环节,加大品牌培育和开发力度,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信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集中力量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上下游配套完善的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

 

  2、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手段,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拉动工业经济发展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大力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由技术引进、跟踪模仿向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由注重单项技术向多项技术融合创新的转变。要坚持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组合利用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围绕重点产品和产业、资源开发与节约、环境保护和重大高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发挥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激发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建设各类技术中心,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狠抓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提高准入条件,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石化、建材、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消耗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产生环节要预防污染和全过程控制,对冶金、石化、印染等行业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率。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禁止生产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装备,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坚决淘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动清洁生产,组织循环经济试点,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

document.write();
相关新闻:
· 我省8项重点水利项目列入国家水利建设规划2020-4-27
· 17家省属重点监管企业去年利润翻番2018-1-29
· 海南旅游经济“旺丁更旺财”2018-1-29
· 海南去年实际应用国家重大储备项目上千个2017-10-9
· 促进入境旅游发展 我省去年新开恢复境外航线30条2017-4-21
· 我省公路重点项目投资约25亿元2015-8-10
· 上半年我省水路建设投资13亿2015-8-10
· 西环高铁累计完成投资166亿2015-4-10
中国政府网
国家发改委
国家住建部
国土资源部
科学技术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农业部
国家铁道部
国家商务部
新华通讯社
新华通讯社
中央电视台
人民日报社
中国新闻社
中国建设报
中国环境报
中国能源报
中国旅游报
中国煤炭报
中国信息报
经济日报社
人民铁道报
南方日报社
人民政协报
中国改革报
中国石油报
中国冶金报
中国石化报
中国交通报
东方电视台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版权所有 海南省投资指南网 Copyright @2012-2013 All Servered.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贸路国贸大厦A座1305室 电话:15289878589 EMAIL:2323754408@qq.com
备案编号:琼ICP备11000544 技术支持:海南慧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