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淄博市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崭新活力,开创了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淄博市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从200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对种粮农民进行“四补贴”(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淄博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市粮食产量连续8年实现增产。2010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75.4万吨,是2005年产量的1.33倍,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价格基本平稳,为保持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充实的物质基础。2010年,全市蔬菜总产达217.95万吨,比上年减少6.4万吨,同比下降2.8%。蔬菜产量在经过连续三年增长后再度下降。全市水果产量达97.2万吨,水果产量连续五年实现增长。粮、油、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现代农业快速崛起
“十一五”以来,全市各级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业设施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一是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积极争取并筹措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地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机户手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新的发展。2010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34.5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4万台,运输机械5.5万辆,分别是2005年末的1.1倍、1.0倍和1.6倍;全市农作物机播面积25.4万公顷,机收面积23.2万公顷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1.6倍。
二是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市在温室和大棚中,共种植蔬菜97887.8亩、食用菌1158.1亩、水果2223.0亩、园艺苗木640.6亩。到2010年,全市在大棚、中小棚、温室等设施中,共种植蔬菜115068亩、食用菌2054亩、瓜类4129亩、花卉苗木1237亩。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三是农业科技水平快速升级。围绕“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农业新技术推广项目,2009年新建小麦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48处,完成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21万亩。今年测产显示,保护性耕作旱田平均每亩增产幅度达25.9%;保护性耕作水浇田平均每亩增产幅度达5.8%。在玉米直播技术推广方面,为确保夏玉米适期播种,最大限度降低小麦晚收对夏玉米的影响,农机部门将直播任务全面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玉米直播机实行累加补贴政策,全市共推广免耕贴茬直播机829台,保有量达到4100余台。全市共完成玉米直播面积120.5万亩,比去年增加31.6万亩,为玉米丰产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淄博市不断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力度,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68个,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有效地带动了社会化、规模化、标准化饲养。通过龙头、基地、协会等组织形式,把养殖户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在全市实施畜牧业品牌战略,目前已有1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及地理标志认定,产品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截止到2010年未,全市生猪存栏62.8万头、牛存栏14.2万头、羊存栏49.7万头、家禽存栏1401.4万只,分别比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增长31.8%、51.0%、39.7%和45.4%。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农村经济结构布局更加优化
1、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在GDP中份额下降。近几年,淄博市农业生产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05.3亿元,较上年增长4.7%。在全省17地市中,淄博市农业增加值总量列第14位,增速列全省第3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在绝对值不断增加的同时,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2%下降到2010年的3.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5年的4.2:66.8:29.0调整为2010年的3.7:61.6:34.7,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农林牧渔业齐头并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出现了农林牧渔各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8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各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63.5:4.9:27.3:1.8:2.5调整到2010年69.3:5.2:20.9:1.8:2.8,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3、主要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在资源优势的驱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种植业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全市粮食主产地临淄区、桓台县、高青县的粮食产量占到全市的75%以上;棉花主产地高青县棉花产量占到全市的65%以上;蔬菜主产地临淄区蔬菜产量占到全市的45%以上。畜牧业生产也更加向区域化集中发展。临淄区猪肉产量已占到全市的30%以上;临淄区、高青县、沂源县等奶业主产区牛奶产量占全市的75%以上。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4、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淄博市依托建设“三大板块”(南部生态有机农业区、中部观光休闲农业区和北部高产高效农业区)都市农业发展框架,因地制宜,把发展都市农业作为提升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南部生态有机农业区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和特色流域建设,强力推进以有机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如淄川的有机小麦、有机小杂粮,沂源的有机韭菜、有机苹果,博山的有机猕猴桃、有机金银花等。中部观光休闲农业区一批重点园区均已基本建成。北部精准高效农业区的都市农业发展也呈现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良好势头,有力地提升了都市农业发展水平。
四、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5年末,全市自来水受益村2901个、通汽车村数3181个、通电话3186个村,分别占行政村个数的91.1%、99.8%和100%。到2010年末,自来水受益村比重提高到96.3%,实现了村村通汽车、通电话。农村用电量从2005年的44.0亿千瓦时增加到2010年的53.4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9%。农用柴油使用量从2005年的3.1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3.2万吨,年均增长0.6%。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深化,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土地流转进程进一步加快。2010年末,全市共有常用耕地232.04万亩,租出、包出、转出承包耕地的户数达2.76万户、面积达8.73万亩。全市实际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及以上的农户达237户、面积2.36万亩,比2008年增加了124户、1.32万亩。
农业合作社组织不断壮大,社会化服务能力继续提高。2010全市共有农村合作组织583个,比2008年增加233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的户数达6.10万户,比2008年增加2.06万户。全市农机合作社达124家,2009年有7家农机合作社被列为省级规范化作业推进项目实施单位并得到相应的资金扶持,张店区傅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示范点。各类农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组织化程度高、装备能力强、信息灵、移动快、服务好的优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截止目前,全市共有33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107个农产品获得绿色认证、73个农产品获得有机认证、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在农业部、省、市例行监测中,农产品样品合格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沂源苹果继“奥运果”、“全运果”、“世博果”一张张“金名片”后,2010年2月,“沂源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这是该县首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总之,“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