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的五年,是重庆畜牧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各项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畜牧业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生产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畜牧业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一)主要畜产品产量平稳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重庆畜牧业生产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2010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92.50万吨,比2006年增加41.00万吨,增长27.1%,年均递增6.2%。禽蛋达到37.22万吨,比2006年增长22.8%,年均递增5.3%。
生猪饲养量平稳增长。2010年,全市出栏肥猪2010.51万头,比2006年增加277.81万头,增长16.0%,年均递增3.8%;猪肉产量达到147.55万吨,比2006年增长18.2%,年均递增4.3%。全市2010年年末生猪存栏1557.87万头,比2006年末增加180.47万头,增长13.1%,年均递增3.1%。
牛、羊、禽养殖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出栏牛49.12万头,比2006年增长41.1%,年均递增9.0%;年末存栏牛128.08万头,比2006年增长36.3%,年均递增8.0%。出栏羊191.33万只,比2006年增长50.3%,年均递增10.7%;年末存栏羊168.41万只,比2006年增长38.2%,年均递增8.4%。出栏家禽19674.24万只,比2006年增长59.6%,年均递增12.4%;年末存栏家禽10883.57万只,比2006年增长32.4%,年均递增7.3%。牛羊禽肉产量分别达到6.27万吨、2.45万吨、30.97万吨,比2006年增长60.8%、63.3%、65.6%,年均递增12.6%、13.0%、13.4%;
(二)特色养殖异军突起
林下养殖方式快速推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营养、低脂肪、绿色环保的牛羊禽肉的需求迅速扩大。市政府因势利导,不断增加投入,大力扶持草食牲畜生产。“十一五”期间,全市把林下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加强基地县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牛羊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实施以来,“两翼”17个区县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禽、林畜生产。
特色品种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在大力发展传统养殖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发展特色养殖,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并初具规模。作为全市重点扶持的特色养殖项目之一的兔2010年末存栏1168.42万只,比2006年增长10.3%,年均递增2.5%;全年出栏3014.45万只,比2006年增长70.4%,年均递增14.3%;当年兔肉产量达4.46万吨,比2006年增长90.6%,年均递增17.5%。近几年来,全市兔的养殖规模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据市农委统计,全市另一重点扶持特色养殖项目蜜蜂2010年末已达61.00万箱,比2006年增长68.5%,年均递增13.9%。另外,各区县还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养殖项目。如潼南县的七彩山鸡,铜梁县的鹌鹑,巫溪、武隆的梅花鹿,涪陵的野猪、“传统黑猪”,酉阳的酉州黑山羊等特色养殖也颇具规模。
(三)畜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市生猪生产稳定发展,而草食牲畜和家禽养殖快速增长,畜产品结构中猪肉占比过大,牛羊禽肉占比过小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畜牧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2010年,在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产量占76.6%,较2006年下降5.8个百分点;牛、羊、禽肉产量占比分别达到3.3%、1.3%和16.1%,分别较2006年上升了0.7、0.3和3.8个百分点。由于特色养殖的兴起,丰富了全市畜产品的品种。统计显示,2010年,全市其他肉产量占比为2.7%,较2006年上升1个百分点。
畜产品品质结构逐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在努力提高畜产品产量、优化品种结构的同时,全市还着力提升畜产品的品质结构。特别是“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实施以后,“两翼”地区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一大批林下养鸡、林下养羊、林下养牛等林禽养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稻田养鸭等养殖模式得到大面积推广,各种特色养殖项目方兴未艾。由此,绿色、生态、环保的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占比逐年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畜产品品质结构的迅速提升。
(四)畜禽规模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中央及地方一系列扶持生猪规范化规模养殖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养殖户(场)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全市还斥巨资建立了大量的草食牲畜饲养基地,不断壮大草食牲畜养殖规模。全市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由单家独户的分散饲养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养殖方向转变,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作为全国15个生猪调出大省(市)之一,2010年,全市生猪调出大县达20个,占涉农区县的一半以上。主要畜禽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规模化养殖生猪、羊的出栏量已达全市生猪、羊出栏量的18.8%和13.0%;家禽规模化养殖程度最高,达到了46.8%;规模化养殖牛的出栏量占全市牛出栏量的比例也达到了6.9%。
(五)畜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愈显突出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一五”时期,全市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畜牧业产值连年增加。201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了326.55亿元,比2006年的204.22亿元,增长了59.9%,年均递增12.5%。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30%以上,2008年最高,达到了39.5%。
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重大。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586.19元,占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25.2%,较2006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畜牧业收入已成为全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除种植业以外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二、“双力”助推畜牧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重庆畜牧业生产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既得益于政策的推动,也得益于市场的拉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政策推动
“十一五”的五年,是重庆出台畜牧业奖励扶持政策最频繁的五年,更是广大养殖户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2010年全市市级财政投入了8.3亿元、区县配套资金2亿多元。财政扶持资金按全市全部农业户数平均,达到了户均155元,按全市全部乡村农户数平均,达到户均260元。这刷新了全市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记录,在全国其他省市中也是罕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后,“两翼”17个区县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着力完善养殖业产业链,大力扶持良种扩繁、适度规模养殖与标准化生产、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等环节,还增加了畜禽防疫、保险等扶持措施。
政府调控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稳定发展。2006年,受生猪价格过低和突发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影响,重庆生猪生产下降明显。生猪价格逐月攀升,一直持续到2008年。随着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养猪户热情高涨,纷纷扩大养殖规模。为稳定生猪生产,促进畜产品特别是猪肉产品的有效供给,重庆市于2007年8月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意见》(渝府发〔2007〕102号),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5月,为了遏制生猪价格进一步下滑的趋势,重庆市六部门联合制定了《重庆市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建立了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实现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大范围的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现象的出现,充分发挥了政府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作用。
(二)市场拉动
随着重庆常住人口增加和人均消费量增多,畜产品市场需求呈现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的趋势。这有力地拉动了畜牧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保持在3‰以上的水平。随着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创造的就业岗位迅速增加,2005年开始,重庆籍外出农民工大量回流就业创业。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重庆,寻求发展共赢,外来经商和就业的人数迅速增多。2009年和2010年重庆常住人口均增加20万人以上。
“十一五”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均畜禽产品消费量大幅提高,对畜禽产品品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0年,重庆城乡居民人均肉蛋消费量已分别达到63.76公斤和42.7公斤,比2006年增加19.86公斤和2.2公斤,分别增长45.2%和5.4%,年均递增9.8%和1.3%。
注:1、2006年开始,重庆畜牧业统计数据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进行了衔接。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十一五”时期的对比基期采用2006年。
2、本文规模化养殖的标准是:生猪存栏
100头或年出栏200头以上、家禽存栏2000只以上、牛存栏50头以上、羊存栏200只以上的养殖户和非农户生产单位。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