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于无声处听惊雷。记者近日独家获悉,证监会200人正在全国通查内幕交易,目前已有8支分队抵沪,龙头公私募均涉查。一场极其严厉的监管风暴正在全国拉开,与当年严打基金黑幕和券商乱局遥相呼应。这可能是中国证券史上规模最大的监管风暴。它所涉及的机构层次之高,面之广,稽查之严,可能远远出乎市场预料。
利好频出股市却仍然跳水 内幕交易调查悄然铺开机构“不敢操作” 一场大幕徐徐拉开,200人全国通查内幕交易,“没收非法所得?罚款?入狱?还是其他?都不知道。”上海一位机构投资人说。就在不久前,他的一位朋友被证监会稽查组带走。这位人士有不止一位朋友近期被监管部门要求协助调查,主要原因均为“涉嫌进行内幕交易”。
6月12日,一代骄子,原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一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彼时,翘首以盼的机构们讨论的是,此案是否作为中国基金经理“原罪”审判的风向标,在结果上有着更多的可能。但疼爱李旭利的人很可能会失望。因为,在李旭利案开庭期间,其他同类案件的调查和处理,正在水面下悄然铺开。
其中之一,即最近沸沸扬扬的,“私募冠军”——上海紫石投资董事长张超,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调查,但滞留美国不归。其于去年下半年被证监会调查,今年3月已被监控。关于此事,理财周报有另文报道。
更多的调查鲜为人知。6月21日,证监会推出政策组合拳,放松QFII管制,同时G20承诺采取措施维护欧元区稳定。按理说,这是市场利好。上午9点30分,A股开盘即跳空下跌,当日暴跌32点,次日,再跌37点。
“很多人已经得到消息,最近股市暴跌,很多机构仓位降得很低,甚至是不敢操作,跟此事有密切的联系。”一位熟悉多庄案情的人士说。
“证监会200人的稽查团队就在那个时候分别奔赴全国主要资本活跃地区,通查内幕交易行为。”
该人士透露说,此次监管风暴,证监会稽核部门在全国相关领域共招募了20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此前在北京集训一个月。此后,200余人分成若干稽查小组,其中8个小组入沪调查,其他小组进驻北京、杭州、深圳等其他重要区域。
“有很多调查,不是通过地方证监局,而是直接由稽查小组执行。”因此,大量案件信息实际上并没有沉淀到地方证监信息系统,因此,显得悄无声息,鲜为人知。
显然,李旭利案并非一个结束,而只是一个开端。北京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机构人士证实说,“据我所知,最近的确调查甚多,牵头的部门规格很高。”
大量机构和上市公司涉案 本轮调查中可能将倒下不止一位“冠军” 熟悉案情的人士透露说,此次内幕交易“被查”严厉之程度超乎想象:“不仅要上门搬走电脑,控制手机、座机、材料,个人被监控,办公和住所附近方圆500米的公用电话也要查。”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说,“看来我们都低估了证监会打击内幕交易的决心。这样的规模,这么多的机构和公司,对行业的冲击不用说了,对市场的冲击也是很大的。”
涉案者,远非“冠军私募”张超一人。甚至,在本轮调查中可能将倒下不止一位“冠军”。
“张超的确在被调查,但是他的原因应该不是跟公募做老鼠仓,而是因为其他。当然他在西藏发展上是有些事情的。”一位接近张超的机构人士说。
而2011年的“超级牛股”西藏发展,绝非张超一人所能为。实际上其中牵涉甚多,包括市场众所周知的“私募一哥”——上海泽熙投资徐翔及著名的私募基金——广东新价值。新价值方面否认了与张超案有任何关系。
这绝非臆测。恰在月前,市场再次传出徐翔被查的声音,记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徐翔实际上是被要求“协查”,即到监管部门交待情况,但最终没有上门“被查”。实际上,市场中传出徐翔的传闻不止一次,但每一次均归于平息。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私募绝不止张超一家,被查的还有更大的。”
在投资圈中,新价值亦多有被查之传言。关于罗伟广的种种争议,亦持久不息。罗伟广曾作为“新派私募”代表在2009年声名鹊起。而他的崛起深受另一位知名“公转私”私募老总影响。据了解,在2010年李旭利被查爆出时,该老总“非常紧张”。
新价值方面承认了传言,但否认了“被查”。被调查的也远不仅是私募基金,更裹挟了难以自清的公募基金。据北京一位知情人士称,此次调查名单中,包括了北京和深圳的两家大型龙头公募基金公司。其中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在市场中一直备受非议。
此外,另有人士透露,目前证监会已经掌握了上海两家基金公司两位基金经理的内幕交易材料。无疑,上市公司难逃棋局。据多方调查了解获悉,去年以来,陆续被监管部门立案稽查或被核查的上市公司就包括华丽家族、西藏发展、多伦股份、山鹰纸业、蓝帆股份、宏达股份、彩虹精化、新日恒力、永安药业、华工科技、武汉塑料、九龙山、领先科技、三爱富、科达机电、新大洲等等。这些内幕交易案中,不仅与机构有千丝万缕之关系,绝大多数亦与上市公司股东或高管有关。目前,还有数家上市公司关于内幕交易的传闻。
“现在的问题是,这一轮的严打接下来的方向是什么?”
“如果按照这个规格,接下来查到券商是肯定的,甚至有可能查了券商没有披露或大家没有说。”上海一位基金老总说。知情人士透露,的确曾有券商被查,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此外,一位私募人士关注的是,“此前公转私的那一批私募基金经理,有些旧案会不会被翻出来?”据了解,确有些公转私的私募仍背着历史包袱,包括一些龙头私募。
在王黎敏、唐建、张野、涂强、韩刚、黄林、许春茂、郑拓、李旭利之后,没有句号。
据理财周报
媒体言论 假如A股真的有天价罚单 上市公司董事长因泄露内幕信息被证监会处罚150000万元。这是上周新日恒力(600165)的公告所披露,但其随后更正,罚款并非15亿元,而是15万元。天价罚单原是“乌龙”。
假如A股市场果真有天价罚单,肯定对内幕交易起到更强的惩戒作用。被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痛斥为“小偷”的内幕交易者,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恃无恐。
管理层一再强调,对内幕交易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可当处罚的时候,似乎有“从轻”之嫌。国内股市对内幕交易的处罚有过中山公用(000685)这样的大案,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内幕交易获利1983万元,因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两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1年,判处罚金2000万元,没收财产10万元。然而,多数内幕交易案的处罚缺乏震慑作用,连五倍罚款的上限也未达到。在新日恒力一案中,肖家守把重组信息泄露给妻子,其妻买卖宁夏恒力股票并获利13万元。对13万元的内幕交易获利,只是罚款15万元,而不是5倍上限的65万元,难免被批为“隔靴挠痒”。
A股市场上内幕交易的“小偷”太多,与违法成本太低有很大关系。内幕交易者通常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拥有相当财力,对他们来说,几十万罚款就似“挠痒痒”。有的上市公司高管被罚,没准还可通过加薪的方式来挽回损失。如果不是几十万元的处罚,而是令犯罪者心痛的天价罚单,有助于防止内幕交易“前赴后继”。这方面,国外的处罚力度值得学习。在美国,法律明确无须考虑内幕交易者是否有利润所得,一概处以最高可达250万美元的行政罚款。有的内幕交易处罚,甚至罚到内幕交易者个人破产。
对内幕交易“零容忍”,不仅要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更应该体现在打击力度上。继续对内幕交易“从轻发落”,“零容忍”有可能变成纵容。据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