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重申,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上半年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长率,应加大逆周期政策对冲力度。
政治局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各项决策部署上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绩。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积极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努力实现农业再获丰收;做好重要商品供需调节,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对外经济稳定发展,落实和完善稳定外贸政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深化财税、金融、价格、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力争在健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并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这次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在看,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就是要加大逆周期政策对冲力度,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对冲力度,把增速拉回到潜在增长率附近。
“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一定的回落,但回落到什么水平还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我认为新的潜在增长率中枢可能在8%至8.5%。”巴曙松解释说,从上半年数字看,物价持续迅速回落,局部出现就业压力,表明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长率,所以现在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对于未来的政策取向,巴曙松表示,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较看,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就货币政策而言,重点在于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以及灵活运用汇率的双向波动,以对冲外部冲击。同时,应对外汇占款减少,流动性管理应更多依靠准备金率降低和公开市场操作。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这对短期内保持经济稳定有重大意义。要帮助企业度过经营难关,关键还是要推动结构性减税。多年来我国税收增速一直快于经济增速,营业税和消费税增幅更是偏大,因此减税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另外,政治局会议要求“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也对稳定经济释放出积极信号。蔡志洲同时强调,从中长期看,还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
蔡志洲表示,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看,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问题在于,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及时把以粗放扩张为主的增长转变为以技术进步推动的增长,不及时改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中国经济增长就可能出现徘徊。
“今年以来的经济回落是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叠加,所以要依靠逆周期政策,同时配合结构调整。着眼于短期,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适当加大重点项目建设,酌情放松银行体系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管制,封住‘增长底线’。着眼于中长期,实施结构性改革,推进民间投资进入垄断性领域,使未来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资源效率,而不是资源投入。”巴曙松说。
(记者刘振冬方烨)
(责任编辑:马常艳)